一个国家想要发展,离不开工业的驱动,工业带来了财富,却让人们遗失了碧水蓝天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我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,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环保问题。而作为一个国企,如何实现发展和环保并重,是一个必须应对的难题。
面对发展和环保难题,粤电集团董事长潘力如是说:“粤电深知,环保工作是'功在当代利在千秋'的首要大事,节能减排工作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。”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始终鞭策着粤电人在环保道路上竭尽所能。
减排“组合拳”,全方位出击
回顾十年环保路,粤电的环保部署一直层层深入,全方位“出击”,这在减排环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为减少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,2002年成立之初,在国家脱硫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,粤电以前瞻的气魄实施“蓝天工程”。2008年,“蓝天工程”一期--脱硫工程全面告捷,成为全国首家火电机组全面实现脱硫的发电企业,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约40万吨,占广东全省减排量的50%以上。十年发展,粤电装机容量为成立之初的近三倍,而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却不到之初的1/6,排放强度仅为全国电力行业平均水平的1/4。紧接着在2011年,粤电又趁胜追击,大力推进“蓝天工程”二期,详细>
2002年9月12日,粤电推出“蓝天工程”计划,将于2010年前投入55亿多人民币,专项用于所属10个火电厂28台现役燃煤机组(共计832万千瓦)的脱硫工程,并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同步安装脱硫装置。
2002年9月26日,作为“蓝天工程”的第一台机组,同时又是脱硫项目示范工程--沙角A电厂5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举行开工典礼。
2003年8月13日, 成立广东粤电环保工程管理公司,其主要职责是在粤电集团的领导下,对所属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进行指导、监督和服务。
2004年3月16日,粤电“蓝天工程”第一台机组--沙角A电厂5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,并于同年4月2日顺利通过竣工环保验收。
2004年11月16日,广东省人大主任朱森林率人大检查组到沙角A电厂检查脱硫工作。
2005年9月15日,广东省人大主任黄丽满率人大检查组到沙角A电厂检查脱硫工作。
2006年2月19日,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、副主任委员张文台一行莅临沙角A、C电厂检查环保工作,对粤电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2006年8月1日, 香港特首曾荫权莅临沙角C电厂参观考察脱硫工程建设情况,曾荫权表示,脱硫工程的成功建设,改善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,详细>